智投视界

全面盈利后,叮咚买菜为何难言“企稳”?

21 05月
作者:小微|{/foreach}{/if}

全面盈利后,叮咚买菜为何难言“企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全面盈利后,叮咚买菜为何难言“企稳”?)

去年第四季度,叮咚买菜GMV实现65.5亿元,同比增长18.4%;收入为59.1亿元,同比增长18.3%。今年第一季度,上述两项数据已下滑至单位数增长

全面盈利后,叮咚买菜为何难言“企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在去年实现全面盈利后,叮咚买菜(下称叮咚买菜,DDL.N)开始进入经营发展新周期。

前几年,叮咚买菜秉持“效率优先,兼顾规模”的发展战略,连续调整市场并加码自有品牌。自2022年开始,叮咚买菜从厦门、珠海、天津、中山、滁州、廊坊、唐山等多个城市撤出,并合并或关闭少量站点。随着运营效率的提升,2024年,叮咚买菜在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净利润为3亿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从今年年初起,叮咚买菜开始执行“4G”战略,即“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并于内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公司原来的商品开发中心被拆分为10个独立事业部,由高管直接负责。

与此同时,叮咚买菜APP进行了改版,首页新增“品质之爱”专区,涵盖“配料干净”“宝妈严选”“澳洲直达”等细分板块;同时新增AI入口,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饮食建议,进一步提升用户黏性与转化率。 

“4G”战略初见成效

从业绩表现来看,叮咚买菜的“4G”战略初显成效,公司维持住了此前几个季度的规模增长和连续盈利的态势。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GMV(商品交易总额)为59.6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营收54.79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产品收入为53.87亿元,同比增长9%;服务收入为9253.9万元,同比增长16%。

在业绩会上,叮咚买菜管理层认为,第一季度业绩的增长主要推动力来自于“现有区域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以及“公司商品力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在业务增长方面,一季度订单量同比提升12.1%,日均活跃用户数突破200万人,同比提升4.5%,在用户粘性方面,月均下单频次为4.14次,同比提升2.4%。

从区域上看,第一季度,叮咚买菜上海区域GMV同比增长5.0%,浙江区域和江苏区域GMV同比增长分别为17.8%和13.9%,其中所有城市都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温州、湖州、南通、金华等城市更实现了50%以上的同比增长。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此次战略调整是“自内而外的变革”,旨在通过供应链深度优化(如数字化与AI应用)和商品差异化,构建长期竞争力。接下来,该动作会持续推动业绩增长。叮咚买菜方面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能够继续维持规模的同比增长,并继续实现Non-GAAP口径的盈利,到年底,业绩规模和利润率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不过从二级市场股价来看,叮咚买菜的业绩表现尚未获得市场认可。一季报发布当天,公司股价下跌2.52%报2.32美元/股(不复权,下同),截至美东时间5月20日,叮咚买菜报收于2.22美元/股,较年内高点下挫40%,当前总市值为5.2亿美元。  

2025年以来叮咚买菜美股股价情况(美元/股)

数据来源:Wind

Q1成本增加净利润下降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从营收增速来看,叮咚买菜虽然连续5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但营收同比增速在下滑。去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实现GMV65.5亿元,同比增长18.4%;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18.3%,而今年第一季度,上述两项数据已下滑到单位数增长。

这背后是叮咚买菜成本端压力的增加。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公司总运营成本和费用总计55.19亿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50.45亿元增长9.4%。其中公司销售成本为38.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销售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也从2024年同期的69.4%,微升至70.1%。同期,公司履约费用为12.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47亿元增加9.5%。

从期间费用来看,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的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为1.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1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5亿元增长7.5%;产品开发开支为1.9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3亿元增长2.4%,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

反映在利润上,2025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GAAP标准下的净利润为801.7万元,同比下降34.9%,净利润率为0.1%;在Non-GAAP标准下净利润为0.3亿元,净利润率为0.6%。受成本增加影响,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30.6%,下滑至29.9%。

构筑供应链优势面对竞争

除了成本控制外,叮咚买菜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依然不小。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注意到,为避免与美团(3690.HK)的小象超市、京东到家、朴朴超市在C端市场的直接竞争,日前,叮咚买菜与香港DFI零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叮咚买菜将自己的生鲜供应链向DFI旗下惠康超市输出,双方设定合作首年目标销售额达1亿港元。作为双方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首批6款叮咚买菜精选蔬菜已上架香港全线近280家惠康超市门店,并同步登陆惠康网店及foodpanda外卖平台。

业内有分析认为,叮咚买菜向香港DFI零售集团输出供应链,背后是叮咚买菜对B端业务的侧重。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季度B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达64.6%。同时,与香港惠康超市的合作,有助于叮咚买菜“填补”华南市场眼下的订单量“规模劣势”。

对于目前的竞争形势,叮咚买菜能不能保持持续盈利?梁昌霖在业绩会上表示,如果只看运营的品类、营收规模,叮咚买菜未必有优势,但是在供应链做深做强上,公司具备强大的顶尖优势。从追求短期规模和盈利,向追求品质化和长期竞争力完成转身,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到叮咚买菜的规模和利润率的快速增长,但随着供应链优势越发明显,叮咚买菜会创造出远超即时零售企业的利润率。

2025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的营收与成本相关数据(千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投时关键词:叮咚买菜(DDL.N)|美团(3690.HK)


浏览50.8k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5月20日信用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下行 以股债联动为抓手进一步激发科创活力

Copyright © 2024 dw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蜀ICP备2024051291号-13

智投视界专业为您提供金融热点、数字经济、科技赋能、首发、财经新势、市价专栏等财经方面资讯,智投视界是一个专业财经领域资讯服务者。

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