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不力 技术瓶颈 资本波动 “扩展现实”产业发展困局待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观众在2025年中国上海VR/AR产业博览会上体验产品。记者 王翔 摄
从娱乐消费领域的沉浸式游戏体验,到教育场景里打破时空限制的虚拟课堂;从医疗行业中用于手术模拟培训的专业应用,到工业设计中助力产品创新的虚拟模型搭建……近年来,扩展现实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众多企业投身其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拓宽应用边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时,产业在蓬勃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产业协同、技术瓶颈以及资本波动等多方面挑战。当前,该行业究竟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还存在哪些亟待破解的“痛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扩展现实(XR),是多种前沿沉浸式技术的统称,包括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通过集成计算机科技与可穿戴装置,XR技术能够构建一个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空间,在此空间中,用户能够无缝互动,并在由计算机生成的环境中进行前所未有的创新实践、协作交流以及深度探索。
“发言稿就‘藏’在我的眼镜里。”在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星纪魅族创始人李书福戴着一副智能眼镜登台,全程“脱稿”演讲。他介绍,星纪魅族这款StarVAir2眼镜不仅能将发言稿实时投射于镜片之上,还能根据语速同步显示内容。
李书福亲自“带货”,让这款眼镜迅速登上热搜。星纪魅族XR事业部总经理郭鹏表示,提词器功能只是AR眼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其应用还有很多,比如多语种实时对话翻译、导航、闪念速记、会议助手等。“过去十年,AR行业经历了从概念验证到场景落地的蜕变。未来,所有AR眼镜都会具备AI能力,一定是‘AR+AI’融合定义下一代交互革命。”郭鹏说。
实际上,不仅有硬件的提升,还有软件的创新。在2025中国上海VR/AR产业博览会上,一家来自美国硅谷的创新团队,带来了他们最新的产品。其团队负责人王馨玥表示,公司拥有自主虚拟宠物应用BolaPet,融合空间计算与情感AI技术,为用户打造生动的情感连接与深度沉浸式娱乐体验,探索XR娱乐方向的无限可能。
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显示,2024年全球AR/VR总投资规模超152.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397亿美元。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预计2024年至2029年将以41.1%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2029年投资规模超105亿美元,占全球的26.5%。
赋能各行业“沉浸式”转型
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今年五一假期,米哈游旗下游戏《崩坏:星穹铁道》举办了“星铁LIVE”2025星穹铁道演唱会。节目《希望有羽毛和翅膀》开头借助AR技术,让星穹列车从舞台深处呼啸而出,一举冲破舞台边界,在场馆上空盘旋穿梭。列车行驶轨迹所过之处,留下一道道光影特效,仿佛划破了现实与虚拟的“次元壁”。最后列车撞向位于舞台中央的“神主日”,还原了游戏中无数玩家为之沸腾的高光时刻。连续三天的演出,共吸引全国各地近3万名玩家来沪“打卡”。
“演唱会+AR”是新技术发展创新的演出形式。观众王先生表示,这是一次奇妙的演唱会体验——在视觉效果上,突破了舞台物理极限,通过虚拟场景与特效叠加,打造了极具冲击力的沉浸式舞台;在互动层面,实现了跨空间联动,拉近了观众与列车的距离。
细数近两年虚拟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尝试,再伸科技负责人司禹认为,大空间多人互动是VR大空间技术的核心魅力所在,“它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可以与多人同时共享和交互的虚拟世界,开启了虚拟社交的新篇章。”
线下游戏项目《大宋风华录·满江红》是再伸科技在主题VR全感大空间形式上的一次尝试。游戏内容是根据中国古代都城构建,当玩家开始戴上头显时,可以在虚拟的中国古代都城中完成各种任务,如修复破碎的瓷器、喝酒喷火点燃烛灯等。游戏过程中,玩家们不仅能体验到虚拟冒险的刺激,还能将线下社交与虚拟娱乐相结合,和其他玩家进行交流和协作。
VRAR星球创始人李亚雄表示,XR技术正突破传统娱乐边界,在许多行业掀起创新浪潮。在教育领域,通过XR打造沉浸式课堂,学生可“穿越”到历史场景或微观世界,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提升学习兴趣与效果;在医疗领域,医生利用AR/VR技术进行手术模拟与解剖教学,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提升操作精准度;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师利用XR技术在真实环境中预览建筑方案,实时调整结构与外观。此外,文旅产业还借助XR技术推出虚拟展览、沉浸式景区导览,打破时空限制。可以说,XR技术正以创新姿态,推动各行业向智能化、沉浸式方向升级。
面临资本波动等多重挑战
产业发展亟待破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当前,XR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展现出巨大潜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发展方向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李亚雄提示,在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在硬件接口、软件平台等方面存在差异,给用户的使用和内容的流通带来了不便。多位专家表示,产业协同障碍、技术瓶颈以及资本波动等因素也制约着XR产业进一步发展。
产业协同发展存在一定障碍。XR产业链包括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创作、平台运营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需要密切协作才能推动产业发展。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还不够顺畅。硬件厂商可能不了解软件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的需求,导致硬件产品的功能设计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需求;软件开发者和内容创作者可能也不熟悉硬件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影响了内容的开发效率和质量。此外,平台运营方与硬件厂商、软件开发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也不够合理,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技术瓶颈亟须突破。XR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目前的硬件设备在运行复杂的应用场景时,仍然存在性能不足问题,导致画面卡顿、延迟,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一些设备的续航能力也有待提高,现有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较短,无法满足用户长时间使用需求。此外,虽然目前各种交互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手势识别技术在复杂动作识别和多人交互场景下的准确率还不够高等。
资本投资的波动影响行业稳定发展。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支持,过去一段时间,XR产业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然而,由于XR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未达预期,一些投资者对产业的信心受到影响,投资热度出现起伏。产业前景看好时,资本大量涌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但当市场出现波动或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时,资本又会迅速撤离,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影响产业稳定发展。此外,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这使得企业在面临资金需求时,选择有限,融资难度较大。
此外,为预防XR中个人数据带来的隐私和保护风险,专家建议可从多方面入手。技术上,运用加密、匿名化等手段,建立安全认证与授权机制;企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清晰的隐私政策,开展员工培训与安全审计;同时,注重提升用户意识,普及数据保护知识,赋予用户数据选择权,通过多方协同,降低数据风险,保障用户隐私安全。(记者 赵逸赫 有之炘)
【责任编辑:冉晓宁】目录 返回
首页